敦化美食攻略(长白山敦化雪村全景图)

2023-10-24 02:26:28
旅游攻略 > 旅游景点攻略 > 敦化美食攻略(长白山敦化雪村全景图)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敦化美食攻略,以及长白山敦化雪村全景图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敦化市六鼎山一“车”当先

吉林省敦化市六鼎山文化旅游区位于牡丹江南岸,距敦化市南郊3公里,规划面积52平方公里。风景名胜区融合了渤海文化,佛教文化和清始祖文化。吉林省敦化市六鼎山文化旅游区由中国旅游设计院规划设计,重点发展佛教文化,清始祖文化,渤海文化等文化旅游项目。吉林省敦化市六鼎山文化旅游区是国家5A级景区和省级旅游开发区。

六鼎山文化旅游区全景

气候特征:

敦化市位于北半球中温带,属于中温带季风气候。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温暖多雨,秋季温和寒冷,冬季寒冷。该市的年平均气温为3.5°,年降水量为381.3毫米;年日照时数为2241.9小时,年日照率为50%;年度最高气温为31.4度;年极端最低温度为-28.1度;无霜期为124天。

六鼎山文化旅游区

海东之鹰:

海东之鹰也被称为六鼎门,其设计灵感来自“海东之鹰”。这扇大门从东到西跨度为88米,高度为19.5米,斜向张开的墙像一只鹰,张开双臂伸向各个方向来迎接游客。其整体形状采用弧形三重门结构,共有6扇门。东北地区最大的景观大门,还是长白山的第一个历史文化地标。

六鼎山文化旅游区广场标志

六鼎山文化旅游区清祖文化

吉林省六鼎山文化旅游区被誉为“文化圣地·假日天堂”。敦化市六鼎山文化旅游区先后荣获国家十大文化生态景区,最美丽的中国·文化魅力旅游胜地景区和非物质文化展示基地。

六鼎山文化旅游区景区

六鼎山文化旅游区景区

根据六鼎山文化旅游区保护和适度发展的需求,将保护区分为三个等级。

一级保护区:

六鼎山古墓群遗址。该保护区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遗迹,应予以完整保护,以防止人为破坏并在自然状态下更新繁衍。该地区植被覆盖率不低于80%。保护措施:储备中严禁采砂和放牧;严格保护各种植被和景观的自然性和完整性;保护区中受损的林地将在不久的将来恢复。

六鼎山世界最高释迦牟尼青铜坐佛

二级保护区:

范围是旅游区的核心区域。在严格保护自然风貌的前提下,应开展适当的观赏观光活动,开辟多条旅游小道,并建立少量必要的休息,观赏和服务设施,并人为改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纹理,形状和颜色应与场景的特征相协调。该地区森林覆盖率不低于50%。保护措施:严格保护该地区所有类型的植被,禁止人为破坏,并将破坏了植被的区域恢复到破坏前的状态。除了需要按计划建造的必要建筑物,道路和辅助设施外,将不考虑其他建设项目。

六鼎山文化旅游区圣莲池

第三保护区:

范围是规划区域的其他部分。保护措施:人为控制,恢复和改善其自然景观。对山脉,岩石,水体和树木的任何大规模变更,必须经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和有关部门批准。

六鼎山文化旅游区景区风光

作者:古东,旅游景点文案集合推荐。每天分享一点点,如果你喜欢的话咕咚的一下我就收到了。

大家有什么好的旅游景点圣地,欢迎提出来一起分享交流!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旅社古东Vlog

吉林新观察·长白山下雪·城市行丨冬日延边美

冰封雪覆、玉树琼枝,延边的冬季,一步一移皆是美景。

  赏冰玩雪、飨宴文化,冬季的延边,一动一静赏心悦目。

  多年来,延边的冰雪产业已成为具备国内领先发展、国际竞争潜力的特色优势产业,渐呈资源禀赋高、市场前景好、消费拉动大、综合带动性强之势。

  这个冬季,延边充分利用冰雪旅游资源优势,持续擦亮“长白天下雪 ‘吉’美在延边” 冬季旅游品牌形象,推出以冰雪旅游为本体、以冰雪体育为基础、以冰雪文化为引领的一系列极富特色的产品体验、精品路线和优惠政策,走出一条具有延边特色的冰雪旅游创新发展之路。

  冰雪旅游,让延边的冬天“热”起来

  从穿越林海到沿河漂流,从激情滑雪到康养温泉,从城市到乡村,从户外到室内,每年冬季,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走进延边,尽情享受冰钓冬捕、雪地摩托、马拉爬犁、驯鹿打卡等冰雪娱乐项目带来的乐趣,也让这一方面冰天雪地“热度”飙升。

  天寒地冻的自然环境,曾经一度阻碍了这片土地的发展。“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延边转换思路,走出一条发挥自然资源环境优势的绿色发展之路。

  思路一变天地宽。从此,延边开启了深度挖掘、整合“冰天雪地”里蕴藏的巨大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发挥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优势,全力将“冷资源”变为“热产业”的新征程。

  为紧紧把握冰雪产业发展黄金增长期,充分释放冰雪产业发展的巨大空间与潜力,延边州以顶层设计和政策创制引领延边冰雪实践,打造以“冰雪旅游、冰雪体育、冰雪文化、冰雪民俗”为核心的冰雪产业链,并积极推动重大冰雪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交通及服务设施,促进发展冰雪产业,释放冰雪经济红利,加快推进“白雪换白金”。

  冰雪交通“跑”起来!延边州处在“长通白延吉长冰雪旅游东部大环线”的重要节点。2021年12月,发往长白山的“雪国高铁列车”沈佳高铁白敦段开通运营,打通了交通瓶颈,极大地降低了游客出行的时间成本,有力地推动了延边冰雪旅游产业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繁荣。

  冰雪项目“动”起来!滑雪场为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2021年5月,作为吉林省冰雪产业“十大工程”和延边州“四大旅游综合体”重要组成部分的和龙仙峰滑雪场开工建设。凭借地处北纬42度的滑雪黄金纬度、拥有优质的粉雪资源和长达6个月雪期等优势,和龙仙峰滑雪场着力打造集旅游度假、森林康养、冰雪体育赛事于一体的四季旅游综合度假区,弥补了延边缺少顶级滑雪旅游度假胜地的空白。同时,还将启动敦化老白山滑雪项目,盘活满天星滑雪场,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滑雪产品,为延边冰雪产业注入强劲动力。

  文化赋能,让延边的冰雪“靓”起来

  日前,马蜂窝发布2022年冬季“旅行蜂向标”,吉林省长白山、延吉市入围2022冬季热门旅行目的地TOP10。

  近几年,“长白山+延吉”的旅行路线早已成为众多游客冬季冰雪旅游的固定组合路线。在中国朝鲜族民俗园体验做一天“朝鲜族公主”,到延边大学网红墙打卡留念,在延吉西市场吃一碗热气腾腾的米肠汤……这些更是延边行游客旅行清单上的必选项。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更是旅游目的地魅力的源泉。延边独特的民俗风情孕育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富有魅力的人文环境为冬日的皑皑白雪“穿”上了多彩的外衣,也成了吸引游客最靓的“内里”。

  为了让游客能够更深刻、更多层次领略延边冬季的独特风情, 今年,延边继续加快打造环长白山文化旅游新区及经济带建设,提供多种冰雪旅游组合产品,满足不同类型的游客在娱乐、游玩方面的需求。

  从2022年11月至2023年4月,全州重点打造冰雪休闲度假产品、冰雪观光体验产品、冰雪民俗文化产品等符合地域和文化特点的冬季“拳头”旅游产品,并策划6条冬季精品旅游路线,21家旅游景区计划举办节事活动27项,在近半年的雪季里“周周有活动,月月都精彩”。

  今年12月末,延吉不夜城(中国朝鲜族民俗园)将举办延吉第十届国际冰雪旅游节暨首届民俗园花灯节,以“冰雪+民俗”“冰雪+运动”“冰雪+美食”为主题,打造冰糖葫芦和冻梨主题街、冬梦冰雪乐园、美食广场以及花灯灯光秀等,将朝鲜族民俗风情植入冬季冰雪活动中。

  旅游加持,让延边的经济“火”起来

  “放下斧头搞旅游,小康生活不用愁。”搭上冰雪旅游的快车,敦化市老白山雪村的村民捧起了“雪饭碗”。

  老白山雪村雪量大、雪质好、黏度高,最深处可达两米。2015年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后,敦化市黄泥河林业局积极探索企业转型创业和职工转岗就业的有效途径,结合资源优势,将转型的着眼点放在全面推进森林生态和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上,用白雪换白银,大力发展寒地冰雪经济。 

  走进老白山雪村,游客不仅可以通过陈列东北老物件和林区传统生产工具的博物馆,回味正宗木帮文化,还可以体验做豆腐、摊煎饼、蘸糖葫芦、剪窗花、马拉爬犁等充满民俗风情的互动项目。

  老白山雪村餐厅服务员张剑敏是黄泥河林业局团北林场职工的家属,在没有发展旅游业之前,每个月靠爱人有限的工资生活,日子过得紧巴巴。“老白山雪村建成后,我每个月仅在餐厅工作就有3000多元收入,家里还在老白山原始生态景区承包了一家串店,旺季时一个季度保守收入能达到5万元。”张剑敏说,如今,人人享受着“冰天雪地”带来的红利,家家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2022年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发展冰雪旅游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延边州乡村发展冰雪旅游有着天然优势,旖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娱雪活动、丰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和自驾游游客。和龙市老里克风景区依托雾凇景观带在发展赏雪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了马拉爬犁、雪地摩托等户外体验项目和雪洞火锅、雪洞煮茶等游客打卡项目;安图县二道白河镇奶头山村地理条件优越,推出了挖雪洞、做冰灯、东北老冰车等一批特色鲜明、体验新奇的活动项目,向外地游客展示延边冰雪的独特魅力。

  如今,持续火热的延边冰雪产业,正成为拉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2019——2020雪季,延边州共接待冰雪游客557.17万次,总收入达81.6亿元,同比增长21.1%。2021——2022雪季1至2月 ,延边州共接待游客36.8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65亿元。2022年春节假日期间,延边州共接待游客21.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8亿元。

  撰稿:延边日报肖玉敏、刘鑫君,新华社记者邵美琦

来源:新华网

作者:piikee | 分类:旅游景点攻略 | 浏览:50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