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洞庭山风景,以及游洞庭山记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古代号称八百里的洞庭湖,原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20世纪90年代末,据水利部门测算,有面积2579.2平方公里(一说2740平方公里 )已退居鄱阳湖之后,名列第二了。 烟波浩淼的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荆江南岸,属构造断陷湖。
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景色。
洞庭湖,南有湘、资、沅、澧“四水”入江,北有荆江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分流,吞纳长江洪水,最后,湖水在东面的岳阳城陵矶注入长江。洞庭湖历,来是长江最大的吞吐湖,长江洪水经过洞庭湖的调蓄,一般可削减30%左右,因此洞庭湖对长江中下游平原防洪起着重要的调洪、滞洪作用。
洞庭湖畔的岳阳楼景观。
古代的洞庭湖面积很大,《山海经》上说“洞庭乃沅澧之交,潇湘之渊 夏秋水涨,方九百里”。《一统志》上说“洞庭横亘八百里,日月若出没其中”。从唐宋时期的文献看,洞庭湖方圆也还有七八里,极为壮观。孟浩然诗云:“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可见洞庭湖是极为浩淼壮阔的。
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景色。
千百年来,特别是20世纪以来,洞庭湖逐渐变小,令人担忧。若如此发展下去,有一天洞庭湖将会消失!人们呼吁:救救洞庭湖!
晨曦下,美丽的洞庭湖。
由于长江“四口”和“四水”的泥沙来量大,湖区又大量围垦,洞庭湖的缩减速度很快。1825年广达6000平方公里,1949年为4350平方公里,1977年为2740平方公里,1984年为2691平方公里,到20世纪90年代末,洞庭湖面积为2579.2平方公里,较1825年湖泊面积6000平方公里萎缩了3421平方公里,平均每年减少近20平方公里。年缩小率最大的是1954—1958年,平均每年减少193.5平方公里。据国家测绘局2017年数据显示,在120年间,洞庭湖水域面积减少了47.92%。
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景色。
如今洞庭湖已分割为东、西、南洞庭湖三片。东洞庭湖约1478平方公里,西洞庭湖约345平方公里,南洞庭湖约917平方公里。三湖总面积约2691平方公里。
洞庭湖畔的岳阳楼景观。
据上个世纪90年代统计,洞庭湖入湖泥沙年输沙量四口为15875万吨,四水为3417万吨。城陵矶年平均出湖沙量为4957万吨,湖区平均年淤积量为14335万吨,目前湖泊容积仅为174亿立方米。与此同时,沿湖地区又大量围垸造田,致使湖面减小的速度越来越快,其结果是湖区增加了大量肥沃耕地,湖区许多区县就是由这种垸子构成的。目前,湖区耕地面积占湖南省的1/6,人口占全省的1/9,商品粮产量占全省的1/3,棉花产量占全省的2/3,水产产量占全省的1/3,是湖南省最重要的粮、棉、水产基地。洞庭湖区和滨湖区的面积约为17900平方公里,跨湘、鄂两省17个县,其中属湖南省境的14县,属湖北省境的3个县,是我国最著名的粮仓之一。
晨曦下,美丽的洞庭湖。
总的看来,湖区越来越小。当然,泥沙淤积使湖泊自然萎缩,淤积构成了成片的沙滩逐年增高,提供了围垦的条件。人们在洲滩上,从无堤到开始建堤,从小堤到大堤,从小圩到大圩,获得了较好的生产效益,围垦的积极性日涨。大小圩垸如今在洞庭湖区是星罗棋布。通过上述通江湖泊水面缩小的过程,大致可以看出围垦过程。
洞庭湖畔的岳阳楼景观。
围垦使国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但因此造成湖面缩小,水位抬高,对防洪不利,增大了风险,带来了损失。有人提出了“退田还湖”的主张,继而有人针锋相对地提出“与水争地”的意见,两种意见互相抵制,终无结论。
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景色。
20世纪50年代,就有人提出“大水年退田还湖,中小水年与水争地”的理论,是蓄洪垦殖的雏议,得到专家学者们的肯定,并付诸实施。实践证明,这一理论实施后,明显的收益是在农业经济方面。因为这些泥沙冲积而成的田地,土层深厚 ,通透性好,含存大量的有机质,特别肥沃,加上气温适中,水源充足,无霜期长,因而粮食产量特别高。但同时因过多强调垦殖效益,产生了盲目围垦的倾向,对防洪不利,20世纪90年代后期,洞庭湖水灾频频发生。防汛的实践表明,近半个世纪以来洞庭湖围垦过度,带来的后果是很严重的。1998年长江大水后,中央提出了“退田还湖”等32字方针,但真正落实尚举步维艰。
夕阳下,美丽的洞庭湖。
洞庭湖水,还得益于汇聚于洞庭湖的湘江、资水、沅水、澧水四水。由四水形成的洞庭湖流域,面积262823平方公里,绝大部分在湖南境内。洞庭四水,分别发源于南岭山脉和贵州高原东部,均为长江中游右岸的重要支流。四水中,流域面积最大的是湘江,人口土地也最集中,全长844公里,总落差756米,流域面积94660平方公里。湖南四大城市长沙、株洲、湘潭、衡阳都在该流域内。湘江干流河宽500—1000米。湘江发源于广西兴安海洋山。湘江上游的零陵即古永州,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根据此地山水写成的“永州八记”,已流芳千古。湘江沿途有丘陵,有盆地,也有峡谷,人洞庭时,水道分汊.湖泊散布,为洞庭湖退缩后的残迹。这四条河流,殊途同归,汇入洞庭湖的时候,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一望无际。
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景色。
洞庭美,美在白银盘里一青螺——君山。洞庭湖的湖名,源于湖中的君山。君山传说是神仙的洞府,所以又名“洞庭之庭”和洞庭山,古人就借“洞庭”之名来命名环绕君山的一片水域为洞庭湖。洞庭之名,春秋战国时就已见于史籍。其实,君山只是洞庭湖中的一个小岛,面积仅0. 96平方公里,由72个大小山峰组成。因得天独厚的地貌特征和那神奇秀丽的湖光山色,使君山变得神秘莫测。在这烟波浩渺的玲珑小岛上,历史、传说、神话交织在一起。
美丽的洞庭湖上的君山岛。
尧舜,传说是上古的贤明君主,被后人誉为圣人。尧推选舜为继承人,命其管理政事,且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舜接帝位后,经常外出治理山川,开拓国土。为了安抚三苗部落,亲自南巡。二妃见舜帝日久未归,就南下追踪寻找。不料船在洞庭湖中遇狂风大浪,只好登上湖丘小岛安身,忽然传来舜帝南巡崩于苍梧之野的噩耗,二妃为此日夜痛哭,眼泪洒在竹子上,斑斑点点,就成了斑竹。后来,二妃悲痛欲绝死于君山,小岛就成了二妃的归宿,传说她们从此成为湘水之神,被称为湘夫人。为了纪念二妃,人们将洞庭山改名为湘山、君山,把斑竹叫做湘妃竹。据《史记》记载舜“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
洞庭湖上的君山岛石刻。
君山上关于二妃的遗迹很多,近年来已多加修缮。特别是那一处处斑竹林,最能唤起人们的想象。伟大诗人屈原曾据此传说创作了流传千古的《湘君》和《湘夫人》,诗中不但传情,而且最早描写了洞庭湖的风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被后世视为咏洞庭秋色的绝唱。君山还有柳毅传书及八仙之一吕洞宾的传说。
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景色。
把君山装点的四季常青的,是那郁郁葱葱的茶园。君山产的银针茶堪称一绝。浩浩荡荡的洞庭湖,青青葱葱的君山,以及岳阳市洞庭湖畔的雄伟壮观的岳阳楼,是长江之滨的骄傲,是华夏民族的自豪。
唐文宗时,有一位文人叫曹朗。曹朗通过苦读,考中了进士,文宗皇帝授予他官职,让他做了松江华亭县的县令。
干了几年后,曹朗的任期要满了,他赚了一些钱,于是在吴郡买了一套房子,又花了八万钱,买了一个婢女,叫花红。这个婢女很美,也很懂事,做事勤快,家里人都很喜欢她。
到这年秋季的时候,曹朗的任期满了,他的职位要被别人取代,曹朗就把家人都接到了吴郡,住在新房子里。
快到冬至的时候,曹朗因为新大堂的修理还没完成,就在堂内西边的房间里,放了二百斤炭,用来冬天取暖。东边的房间里,有一个床榻,买了新的褥子放在上面,上面还放了细芦苇编制的席子,共十个。往东走是南厦,西廊的北面有一房,作为仓库使用。
另外,除了家人住的房间外,还有两间房子,一间房子是花红和乳母住的房间;还有一间房子,则是作为厨房使用。
除夕前一天,曹朗的妹妹和母亲,都已经在准备过年祭祀用的东西了。铁锅里有三升油,旁边还堆着十几斤炭。妹妹正在做饼,家里人都在忙前忙后,唯独花红没有来。
曹朗心想,这小妮子越来越懒了,于是就把花红叫来了。花红来了以后,什么也不做,只是在看着大家忙活。这下曹朗真发火了,拿起棍子就要打花红。没想到,还没打到花红呢,花红头就开始痛了,随即有大砖头从口中飞下来,差点砸到了曹朗的家人。
家人大骇,四散而逃,这时候又飞下来一块大砖头,击中了铁锅,铁锅里的油飞溅出来,还好大家都跑开了,没有伤到人。而在此时,厨房里的东西,锅碗瓢盆,都被大砖头砸得乱飞,曹朗也跑出去了。
此时,天色已晚,大家都到了西边的房间里,连小孩子都带了过去。关上门以后,大家都坐在拐角处,汗如雨下,想到刚才的事就后怕。只是,大家也不知道,是什么怪物在搞鬼,更不知道这怪物是什么来头,为何如此。
曹朗拿了几斤炭来,点燃生火,用来取暖照亮。有了火,大家便多了一些温暖,多了一些安全感。
很快,空中又传来奇怪的声音,似乎是有人在床榻上跳来跳去,而炭火的火苗也开始像个舞女,在空中乱舞,甚至还飞到了房顶上,像鬼火一样。
此时,曹朗又发现,东边房间的床上,有一个女子,大概十五六岁,头上是双丫髻,穿着短黄襦裤,她跪在床上,做着有规律的动作,似乎在碾茶。曹朗大怒,冲过去要抓住这个少女,但少女已经察觉,在屋里转着圈,很快躲在了细芦苇席中,不见了。
曹朗也不去找,直接跳到席子上踩踏,但那个少女已经没了。
曹朗不敢大意,回到家人身边,坐着等到天亮,一直到鸡打鸣了,外面天亮了,他才敢开门。一晚上没睡,又受到惊吓,大家都很累。于是,大家各回各的房间睡觉。花红头还在痛,于是和乳母去西边房间睡觉了。
曹朗没有睡意,他去玉芝观里,找到了顾道士,让他来做法除妖。但是,顾道士做法后,也没抓到妖怪,甚至不知道是什么样。
几天后,有一个人到曹朗家,他长叹一声说:"我是从洞庭山来的客人,我叫枚皋,以前我很落魄,曾到这里要饭吃,听说你家有难,因此来帮你。"曹朗赶紧叫人准备酒菜,然后拉着枚皋吃饭,并问他到底怎么回事。
枚皋对曹朗说:"元和初年,我曾游过洞庭山,那里有个庙,听说了一些事。"
曹朗求枚皋告诉他,那首诗的内容。枚皋说:"你家妖怪作祟,就是洞庭山庙里的妖怪,问一问别人,你会知道的。"
曹朗听到后,很高兴,和枚皋吃过饭喝过酒后,谢了枚皋。枚皋也就此离去,什么也没有多说。枚皋,就是洞庭山的山神化身。
曹朗送走了枚皋,赶紧又去找顾道士,并把枚皋的话都告诉了顾道士。但是,顾道士听了后,似乎很害怕,果断放弃了,说自己干不了这事。
曹朗四处打探,发现附近有一位女巫,叫朱二娘,本事很高,经常能处理一些奇怪的事情,也能降妖除魔。于是,曹朗就去请朱二娘来,并许诺多给她银子。
朱二娘来了后,让曹朗把家里人都喊出来。曹朗照做了,不过,花红还是头痛,就没有起来。曹朗觉得她只是一个小丫头,也没必要叫她起来,于是就没管她。
朱二娘看到了曹朗的家人后,数了又数,查了又查,忽然问曹朗:“这里不是你全部的家人,还有人没有过来,快把她叫来!”
曹朗很懵,说:“我家人都在这里啊,只有一个婢女说头痛,没有起来,在房间里睡觉。不过,她一个小小的丫头,跟这件事也没什么关系吧?所以,我就没让她过来。”
朱二娘大怒,说:“你被骗了!”
然后,朱二娘怒气冲冲地找到花红的房间,一把拉起来花红,说:“你到现在还装糊涂?曹家人不知道怎么回事,都吓得不得了,你为什么不告诉他们?”
朱二娘拉着花红的手臂,曹朗一直跟着,他惊奇地发现,花红的手臂靠近手肘的地方,青筋暴起,鼓起来好几寸高,慢慢地,有几尺高,不过,花红的手臂皮肤没有破,却变得几乎透明了。
因为透明,所以里面的东西都看得清楚。曹朗发现,在花红的手臂里,居然住着好几个“人”,准确说,其实是妖怪。
花红挣开后,下拜曹朗和朱二娘,说:“我也是逼不得已,我也是受害者啊!”说完后,她就消失了。
朱二娘说:“我不是她的对手,她还在这里,你们别在这里住了。”
曹朗大骇,马上半价把房子卖了。但是,买家也发现,花红在屋子里,屋里还经常发生奇怪的事情。买家害怕了,房子也不卖了,直接跑了。
后来,又来了一位道士,叫申屠千龄,他本事极高,知道这件事。
申屠对曹朗说:“花红本是洞庭山附近人家的孩子,村里人叫她每隔一段时间,就去打扫洞庭山的神庙。庙里有山精鬼魅,看到花红漂亮,就依附在她手臂里了。后来,庙没了,花红被卖到曹朗家,那些精魅却不肯离去,依旧住在花红手臂里。不过,谁要是威胁了花红,妖怪就会出来对付谁。”
申屠千龄来了后,找到花红,除掉了她手臂里的精魅,花红才恢复正常。曹朗重新买了那套房子,像对妹妹一样对花红。从此,家里再也没有出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