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嫁衣1城隍庙攻略同合肥城隍庙攻略

2024-03-29 12:18:35
旅游攻略 > 旅游景点攻略 > 纸嫁衣1城隍庙攻略同合肥城隍庙攻略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纸嫁衣1城隍庙攻略,以及合肥城隍庙攻略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叩问古城,你可记得我倾世倾城!

暮春初夏,几场落雨打湿了韩城低矮的旧城屋檐。四四方方的古城里,一个行走在诗与画中的浪漫主义青年,带着胸藏文墨的稚嫩,缱绻而来。他喜欢古典的情致,钟情古城古镇古村,享受简单的生活,贪恋江南小巷里的宁静清幽与青砖黛瓦。

他习惯用文字取暖,认真而喜悦。他的骨子里流露着缠绵的柔情,像是尘世中的如花女子,一个琵琶声、一个古筝声,就已心生荡漾、不能自已。今天,他转变角色,以一个故乡人的身份,以一个陕西韩城旅游编辑的身份,与我们一同走进他的小城,感受千年古城那最温柔细腻的一面。

——我在韩城等你

叩问古城 你可记得我倾世倾城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陈年旧事,精致而饱满地长存于心。

凌波漫步,纤细而来,我亦是一个女子,从韩城走来,从款款小巷走来,从历史的氤氲中走来......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岁月斑驳,时光的脚步远去了昔日容颜;昨日的馨香,流淌在时空的长河里,随波浅散。揽一怀清风,漫步在古香古色的街巷,看古城风韵,看流年往事,看尘世烟火里那座小小的城——韩城。

我有一座城,足以照今昔。拭去昨日的枝枝叶叶,梦里醒来,在一案素笺里捕捉唐诗宋词,觅寻明清风韵,书写盛世凯歌。曾经遗落的芳华,在长街窄巷留有余香,那个从隋唐走来的韩城古城,于郁郁春光中,碧水泱泱,绿树掩映,在青砖黛瓦的悠然深处,与你隔世重逢。

半点时光,一盏清茶,你若遇见,便是年少时的欢喜。登上古塔,眺望古城,目之所及之处皆是青山城郭、阡陌街巷,皆是亭、台、楼、阁交相辉映。四月的城,“老宅、流水、人家”,一副宁静至极的美好景象,于你的目光、你的内心深处勾勒出一方锦绣山河。而我,满怀欣喜,恰巧路过。与你,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行走在古街老巷,细碎的脚步,穿尘而来。眼前的城,文化气息浓厚,文物古迹荟萃,举目皆是唐、宋、元、明、清古建筑。铺就的千余米石板路,曲径通幽,意远古韵。街角处,九郎庙完整保存,诉说着赵武、程婴、公孙杵臼的忠义乾坤,见证着韩城人“可为义死”的崇高精神,也见证着两千多年前那段惊心动魄、气吞山河的历史故事。细细回想,那是一个写就了民族精神的佳话,是一段承载了民族记忆的春秋往事。

移步前行,走进龙门湾,落座庭院,煮茶焚香。邀三五好友,赏华阴老腔、听陕北说书、阅秦腔曲艺,在暮春静以养清。韩城人将这待客之道,融于雅趣生活,融于一杯暖茶之中。只是这茶,丰盈了年华,镌刻了深情,冲淡了哀愁。

“货殖道兴,效东丁西杨南胡北党创基业”、“士风醇茂,学太史太师宰相尚书续辉煌”。 一茶一味,一砖一瓦,这处秉承漆器文化的院落,何尝不曾典藏韩城地域文化,又何尝不是中国人居住的理想庭院?推开一扇扇厢房,仿佛看到待字闺中的八字,等候着花轿,等候着嫁衣,等候着风光迎娶。

一步一景,步移景换。置身街巷,时光婉转,千年古城的造梦者——“千梦堂”应运而来。诗书、茶艺、舌尖、文创,留得一室文艺,满载花香四溢,守得清雅宁致,细微处,静静感受袅袅茶香与意蕴格调。

春山苍苍,春水漾漾,春景绵绵。作别千梦堂,古街两侧店铺林立,青砖灰瓦,是典型的北方古城风貌。旧时的城,秦塞雄都,关隘漫漫。遥想当年,金兵入陕,驻兵于此,共设五营,此为北营。移步入内,两祠一楼,走鸾飞凤,枋额斗拱,飞檐廊坊,以及匠心之下的雕梁画栋,每一处都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牌匾、石槽、碑刻、石狮、供案……这些堆满了庭院的老物件,承载着历史,装满了故事,纵是千年、万年。

走出庙宇,时光放慢脚步,多想,卸舍下尘世中所有的悲与喜,任凭尘世南来北往的风轻轻吹拂。若干年后,你是否会想起,那个曾着一身汉服,撑伞而来的女子结着幽怨打马而过。从此以后,日暮天涯,各自安好。

当一树梨花,绽放为一池的白,那氤氲在心间的等待,终被婉约成一曲无言的爱,缱绻在心。而我,亦将这千愁百爱化为内心的汹涌,在长街窄巷遇见一份久违的感动。这感动,是千百年原住居民生活的历历场景,是临街点缀的花卉盆景,是经历数百年依然原汁原味的民居四合院,亦是流传于大街小巷、至今家喻户晓的小城故事......这方城,历经岁月山河,依旧是流动的历史!

人间四月天,一场姹紫嫣红的花事开在尘埃处,民俗博物馆瓦檐上的雨滴遗落在梦里,老了青砖,湿了黛瓦,惊醒了四四方方的宅院。由三院一祠一戏楼组成的院落,将四大主题区分为韩城印象、韩城生活、韩城人家、韩城气质,集中展出了上千件韩城老物件。2000平方米的小小世界里,韩城人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文风教化等内容在这里得以典藏展示。想是,许多年以前,一定有不少居客,和我一样慕名而来,寻找市井中的那个世外桃源。

我有一方院落,你可隐居韩城。这桃源深处,竟也屋檐参差,清风徐来;竟也水景盈盈,青竹潇潇。砖的沉稳、瓦的华丽、木的精巧,这行云流水的人间,我甘愿淡然而居,做一个古城深处的隐士女子。不问风花雪月,不食人间烟火,不谈清风悲喜。愿可,此生的年月里,打开一页诗心,归隐三舍,于这亦古亦今、亦拙亦雅的别致小院,凭栏小憩,煮酒烹茶。

素手琵琶弄春语,言时无情深情时。作别三舍,转遇城隍庙宇。悠悠古意,建筑精巧。越过山门,穿过政教坊、威明门、广荐殿、德馨殿、灵佑殿,而后至含光殿,南北一线,四进院落,抬头可见瓦绿瓦绿的琉璃,低头可见雍容典雅的戏楼。驻足于此,心舒荡漾,却又感慨万分,那些日复一日的美丽,终是越斑驳越沧桑,越古老越厚重。

席慕容说:“请别相信我的美丽,也请别相信我的哭泣。我只是个戏子,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属于自己的泪。”我,会是她笔下的女子吗?曾经一袭青衣、粉墨登场的的戏子,临水照花,倾情演绎,一句“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的秦腔唱词从戏楼上划过历史的天空,不绝入耳,余音袅袅。

原来,我们一直都在行走,不是因为山水的诱惑,而是有一处驿站等待途中的你我,成为你我最终的归宿。

这归宿,似结界的空间,清宁且洁净。这归宿,承载着信仰的滥觞,人文精神的价值取向和思想的集体记忆。

作别城隍庙,在东营庙感知“桃园三结义”的拳拳盟约和儒家“义”的至高思想。而与之相连的文庙,诠释的又何止是“义”字当先?疾步前行,“四代建筑一庙收”的孔夫庙,幽深雅静,庭院深深。半开的朱门,推开便是一段历史。棂星门、戟门、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和数个紧密相连的院落,让韩城千百年来在儒家思想的洗礼下,文脉绵延,声名鹊起。史圣司马迁、状元王杰、作家杜鹏程......这些名冠华夏的风流人物,哪个不是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与感染?儒文化,渗透于小城的经济、民俗诸多领域,它是韩城文化之魂,点亮了无数文人心中永恒的灯塔!

这盏灯,虽已光照千年,却依旧千年不灭!

循着这束光,继续踱步前行,蟠龙照壁、红墙砖瓦,一侧栅棚里的石狮群,形态各异,窃窃私语。石雕展、碑刻展、名人展......小小博物馆典藏的文物和传承的故事,哪容得你深入涉足探究,待细细品味时,被岁月镀上历史标签的文化符号,越发让人心生敬畏。

人间四月芬芳盛,且以深情共赏之。走出文庙,在庆善寺焚一炷香,以红尘为道场,以世味为菩提,生一炉缘份的火,煮一壶云水禅心,耕种一城尘世烟火。曾经天荒地老的诺言,我只希望你打马路过此地时,为我拾得几枚娇艳,渡我续一段佛缘。而我,亦于暖意微醺的午后,与你在千年古寺修行打坐、参禅悟道。从此万水千山,朝夕相伴。

然而,千年时光太长,文脉绵长的小城有太多为人津道的故事泯灭在历史长河,终与我们一一作别。但历史的舞台上,总需有一位后来者接续韩城“一轮圆月,漫天繁星”的历史天空。千年过后,在一个举城欢庆的日子,一位报捷的信子,快步高举捷报跨进了古城人家的走马门楼,将皇帝钦点状元的喜报传遍全城。行走庆善寺一侧的明清长街,状元跨马游街,百姓欢呼雀跃迎接的沸腾场景仿佛依然历历在目。而后许多年,谁曾想过这位生性刚直,清正廉明的状元郎,在担任翰林院修撰之职后屡屡升迁,直至内阁首辅,在乾隆、嘉庆两朝为官四十余年。暮年功成身退之际,“直道一身立廊庙,清风两袖返韩城”的赋诗送行,足以概括“天子之师”忧国忧民的荣光仕途。

时至今日,有幸觅得那处精心修缮、意远深幽的府宅。一院一景,院院相连,目之所及之处,诗意雅致。名人字画、石雕木刻、山石草木……这处文人闲庭信步、游目骋怀的雅地,于此沏茶读书、卧听风雨岂不快哉?无论山河更迭,随历史而沧桑的砖瓦,甚或是风化的高墙牌匾,纵是气势恢宏、固若金汤的城墙,也阻挡不住状元王杰那段鲜活而温热的传奇。

故城旧梦,如此般耳熟能详的故事在街头巷尾一串串、一段段,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今,我为百年后的书香女子,虽不能为故事做序,却依旧能够阅读将土城砌为砖城的薛国观、“英雄事业半尘土,犹有行宫壮夏阳”的李自成、“三两银子卖桥”的刘荫枢……千年隋唐城,多少英雄俱尘土,唯有这座城,亘古永存……

华灯初上,暮云如烟。粉色的蔷薇挤出栅栏盛装绽放,美食街的食客旅者在细嚼慢咽品尝地方小吃,偶有一两个流浪歌手还在街头尽情歌唱《请到我们韩城来》。长街月夜,热闹非凡,只是我这个如水的女子心中不免多了份长相思,那是洗尽铅华后的笑靥如花吗?隔着这堵敦实厚重的城墙,我多想在心底敞开一扇时间的城门,看光阴缺口处那一页页尘埃堆积的旧文,看旧文里那个不老的你,素心以对,恒久绵长。

披着一身夜色,繁华散尽后,只有灯光,星子和孤影。如若可以,我愿寻一落处,在韩城的四月天里,朝听晨钟起,晚收暮鼓声。以爱的名义,折合进我人生岁月里的长篇誓词。此生,风住沉香,携梦摇曳。再回首含笑时,早已是倾世倾城,人在深深处。

——作于暮春

©=主文:焦大康 摄影:徐春生

作者:piikee | 分类:旅游景点攻略 | 浏览:6 | 评论:0